江蘇廣電荔枝新聞記者:
很多人認為運動量越大、運動強度越高,可能運動效果越好,請問這種觀點是不是正確的?另外出現(xiàn)哪些情況就說明運動過量了呢?運動是否也需要“對癥下藥”?謝謝。
?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王健全:
現(xiàn)在有很多人運動量越來越大,有人堅持每天走2萬步,也有1天跑一百多公里的情況。研究顯示運動過量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是有害的,運動能力不代表健康。如果出現(xiàn)心慌、心悸、大汗淋漓、肌肉疲勞等情況,就說明運動量已經(jīng)比較大,對身體可能造成損傷,就要停止或者減少運動量。運動當中一定要根據(jù)個人的承受能力來適當調(diào)整運動強度,適度運動才是科學的。普通健康人每周3到5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比如慢跑、騎車等,或者1-2小時的高強度運動和2次力量訓練就足夠了。
此外,要根據(jù)人群不同,進行“對癥下藥”,比如脂肪肝人群,建議首選是有氧+核心訓練,比如做劃船機和平板支撐。糖尿病人群建議飲食后1小時血糖比較高的時候進行運動,推薦中等強度運動,40分鐘到1小時為宜。對于老年人群,運動前要進行很好的評估,比如骨質(zhì)疏松、心臟情況等,防止運動中出現(xiàn)跌倒骨折或者心血管意外等。
總而言之,運動貴在適度,不要盲目追求越多越好,留出時間休息和恢復,才能讓鍛煉真正可持續(xù)。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