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圍內是導致肝臟疾病的常見原因,在東南亞地區(qū)疾病負擔尤其嚴重。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有大約2.57億HBV感染患者。目前,雖然疫苗、核苷/核苷酸類似物(NUC)等已經能夠降低新感染率,并延緩肝病的進展,但科學和醫(yī)學界并不滿足于現(xiàn)狀,他們已經開始共同努力,開發(fā)旨在治愈這一感染的創(chuàng)新抗病毒藥物和免疫學療法。
RO7049389和RO7020531就是羅氏開發(fā)的兩款擬用于慢性乙肝治愈性治療的在研創(chuàng)新藥物。
RO7049389:衣殼蛋白裝配抑制劑
HBV衣殼由核心蛋白裝配而成,在逆轉錄以前,HBV逆轉錄酶,HBV前基因組RNA(pgRNA)需要被衣殼蛋白正確包裹。因此,阻斷衣殼蛋白裝配,或加快衣殼蛋白降解,都會阻斷衣殼裝配過程,從而影響病毒復制。此外,構成核心蛋白二聚化基序及裝配結構域的N-端149個氨基酸殘基沒有人體蛋白質同源序列。所以,衣殼蛋白裝配抑制劑被視為抗乙肝藥物開發(fā)的新靶點。
RO7049389是羅氏公司開發(fā)的一種小分子I類HBV核心蛋白質變構調節(jié)劑(CpAM)。它可通過誘導異常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聚集體的形成,導致有缺陷的衣殼組裝從而抑制HBV復制,并可能恢復宿主對HBV的免疫應答。在體外基于細胞和體內動物模型的測定中,RO7049389可有效抑制HBV復制。
根據羅氏在2019年第54屆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年會(EASL)年會上公布的一項1期臨床數據,所有隊列均顯示HBV DNA和RNA顯著下降,RO7049389在慢性HBV感染患者給藥28天后表現(xiàn)出較好的抗HBV活性,且耐受性良好。
中國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顯示,羅氏已在健康中國受試者中完成了一項隨機、開放的1期臨床試驗,以評估在單次和多次口服給藥劑量遞增后RO7049389單藥療法相比安慰劑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此外,RO7049389還正在開展一項非隨機化的國際多中心(含中國)2期臨床,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評估RO7049389與NUC和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聯(lián)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O7020531:TLR7激動劑
RO7020531是羅氏開發(fā)的一種TLR7激動劑RO7011785的雙重前藥,屬于口服小分子化合物。TLR7激動劑能夠激活人體的B細胞和T細胞活性與細胞因子,進而增強人體的宿主免疫活性來清除體內全部乙肝病毒。
RO7020531可通過RO7011785離體刺激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引發(fā)誘導IFNα和各種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如TNFα、IL-6和IP-10的產生。羅氏目前正在開發(fā)該藥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
前期研究顯示,RO7020531在小鼠模型中的抗HBV作用呈現(xiàn)藥物劑量依賴性,TLR7激動劑可顯著降低血清HBV DNA和慢性乙型肝炎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HBsAg)。在2019年亞太肝病學年會(2019APASL)上,羅氏發(fā)表了RO7020531在健康中國志愿者中開展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研究顯示,單劑量的RO7020531在中國健康志愿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
目前,羅氏在探索RO7049389和RO7020531單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同時,也在探索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根據該公司早前發(fā)布的數據,在腺相關病毒-乙型肝炎病毒(AAV-HBV)小鼠模型中,這兩種在研藥物聯(lián)合用藥已經顯示出可抑制HBV DNA和HBsAg表達的特性,而且在一些動物中還出現(xiàn)了乙肝表面抗體(抗HBS)。
Clinicaltrials.gov網站信息顯示,羅氏正在開展一項2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CpAM (RO7049389) + TLR7激動劑(RO7020531) +核苷(酸)類似物(Nucleos(t)ide)聯(lián)合療法對肝功能正常、無明顯纖維化/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祝賀羅氏CpAM(RO7049389) + TLR7激動劑(RO7020531)聯(lián)合療法在中國獲批臨床,希望這些研究順利進行,早日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