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優(yōu)時比(UCB)近日在美國皮膚病學會(AAD)2020年年會虛擬會議上首次公布了新型抗炎藥bimekizumab治療中度至重度慢性斑塊型銀屑病III期臨床開發(fā)項目的數(shù)據(jù)。
bimekizumab是一種具有雙重作用機制的獨特分子,這是一種新型人源化單克隆IgG1抗體,能強效、選擇性地中和IL-17A和IL-17F,這是驅動炎癥過程的2種關鍵細胞因子。IL-17A和IL-17F具有相似的促炎功能,并獨立地與其他炎癥介質合作,在多個組織中驅動慢性炎癥和損害。
bimekizumab獨特的IL-17A/IL-17F雙重抑制可能為治療免疫介導的炎癥性疾病提供一種新的靶向療法。在疾病相關細胞中的臨床前研究顯示,在抑制IL-17A的同時抑制IL-17F能夠減少皮膚和關節(jié)炎癥以及病理性骨形成,其程度大于單獨抑制IL-17A的程度。
目前,bimekizumab正處于III期臨床開發(fā),用于治療多種炎癥性疾病,包括斑塊型銀屑病、銀屑病關節(jié)炎、中軸型脊柱關節(jié)炎、化膿性汗腺炎,該藥尚未被任何監(jiān)管機構批準。
AAD 2020會上公布的2項III期臨床研究BE VIVID和BE READY中,與接受安慰劑或強生IL-12/IL-23抑制劑Stelara(中文商品名:喜達諾®,通用名:ustekinumab,烏司奴單抗)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bimekizumab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第16周顯示出更優(yōu)的皮損清除。
根據(jù)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皮損100%清除(PASI 100)和研究者總體評估(IGA)評分為皮損完全清除(IGA 0)或幾乎完全清除(IGA 1)評價,在這2項研究中,接受bimekizumab治療并在第16周達到皮損完全清除的患者中,大多數(shù)患者將這一緩解維持了一年。
這2項研究均評估了bimekizumab治療中度至重度斑塊型銀屑病成人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均達到了研究的共同優(yōu)越性終點,即:在治療第16周,與安慰劑相比,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改善至少90%(PASI 90)和IGA 0/1(皮損完全清除或幾乎完全清除)。
優(yōu)時比免疫解決方案執(zhí)行副總裁、美國負責人Emmanuel Caeymaex表示:“我們很高興分享2項bimekizumab III期研究(BE VIVID,BE READY)的詳細結果。在這些研究中,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獲得快速持久的皮損完全清除。這些陽性結果支持除了抑制IL-17A之外針對IL-17F的選擇性抑制作用,比僅抑制IL-17A更能抑制炎癥。隨著bimekizumab項目的推進,優(yōu)時比很自豪能夠在聯(lián)系科學與患者未滿足需求方面走在前列。我們的雄心壯志是為銀屑病患者提供一種變革性的治療體驗。”
BE VIVID研究的詳細結果:療效優(yōu)于Stelara(喜達諾)
BE VIVID是一項關鍵III期研究,以Stelara作為陽性對照藥物,bimekizumab每4周一次(Q4W)給藥320mg。數(shù)據(jù)顯示,在治療第16周,采用PASI 90和IGA 0/1評價,與安慰劑組或Stelara組相比,bimekizumab組獲得了顯著更優(yōu)的皮損清除。具體數(shù)據(jù)為:在治療第16周,bimekizumab組有58.6%的患者實現(xiàn)PASI 100,Stelara組僅為20.9%。bimekizumab組與Stelara組合安慰劑組相比,有顯著更高比例的患者達到PASI 90緩解(比例:85.0% vs 49.7% vs 4.8%,所有比較p<0.001)和IGA 0/1緩解(84.1% vs 53.4% vs 4.8%,所有比較p<0.001)。在接受一劑bimekizumab治療的患者中,有76.9%的患者在第4周達到PASI 75緩解,而接受Stelara治療的患者和接受安慰劑的患者中分別為15.3%和2.4%。
第52周結果顯示,bimekizumab維持皮損清除比Stelara更具優(yōu)勢:bimekizumab組有64.2%的患者實現(xiàn)PASI 100緩解、Stelara組為38%(名義p<0.001)。在第52周,bimekizumab組與Stelara組相比有更高比例的患者也達到了IGA 0/1緩解(77.9% vs 60.7%,p<0.001)和PASI 90緩解(81.6% vs 55.8%,p<0.001)。bimekizumab組有38.9%的患者、Stelara組有38.7%的患者先前接受過抗TNF、抗IL-17、抗IL-23生物療法。
該研究中,bimekizumab在52周內最常報告的不良事件是鼻咽炎(21.8%)、口腔念珠菌?。?5.2%)、上呼吸道感染(9.1%)。大多數(shù)不良事件在強度上為輕到中度。絕大多數(shù)患者(94.7%)沒有停止治療。在第52周,bimekizumab的嚴重治療緊急不良事件(TEAE)發(fā)生率為6.1%,而Stelara為7.4%。
BE VIVID研究的調查員、德國漢堡大學艾本多夫醫(yī)學中心皮膚病學與護理健康服務研究所炎癥性皮膚病轉化研究Kristian Reich教授表示:“在AAD會議上展示的BE VIVID關鍵研究結果,顯示了bimekizumab令人印象深刻的緩解速度和持久性。采用PASI 100評價,在第16周時的完全皮損清除結果,進一步加強了我們對bimekizumab提高銀屑病患者獲得持久清潔皮膚門檻的信心。”
BE READY研究的詳細結果:療效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
BE READY研究是一項關鍵III期研究,所有患者在前16周被隨機分配接受bimekizumab 320mg Q4W或安慰劑。數(shù)據(jù)顯示,在治療第16周,bimekizumab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有更高比例的患者達到PASI 90和IGA 0/1。bimekizumab組超過90%的患者達到PASI 90或IGA 0/1、有68.2%的患者實現(xiàn)皮損完全清除(PASI 100):PASI 90(bimekizumab組 vs 安慰劑組:90.8% vs 1.2%)、IGA 0/1(bimekizumab組 vs 安慰劑組:92.6% vs 1.2%)、PASI 100(bimekizumab組 vs 安慰劑組:68.2% vs 1.2%)。
在研究的第二階段,治療第16周獲得至少PASI 90緩解的患者被重新隨機分配至bimekizumab 2種不同的給藥方案(每4周一次320mg或每8周一次320mg)連續(xù)治療,或退出治療(安慰劑Q4W)。該階段評估了2種不同給藥方案下(Q4W和Q8W)bimekizumab連續(xù)治療與隨機停藥的效果對比。數(shù)據(jù)顯示,2種bimekizumab給藥方案組緩解維持相似:接受持續(xù)bimekizumab 320mg Q4W方案治療的患者中,有86.8%的患者在第56周維持PASI 90,而轉向bimekizumab 320mg Q8W方案的患者中為91%、停藥患者中為16.2%。
該研究中,在第16周至第56周期間,最常報告的bimekizumab不良事件是鼻咽炎(Q4W組為10.4%;Q8W組為23%)、口腔念珠菌?。≦4W組為11.3%;Q8W組為9.0%)和上呼吸道感染(Q4W組為11.3%;Q8W組為8.0%),強度從輕度到中度。絕大多數(shù)患者(100%Q4W;98%Q8W)沒有停止治療。Q4W組和Q8W組在第56周的嚴重TEAE發(fā)生率分別為4.7%和3.0%,而安慰劑組為3.8%。
美國威斯康辛醫(yī)學院皮膚病學教授Kenneth Gordon博士表示:“作為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銀屑病會給治療帶來復雜的挑戰(zhàn)。今天的研究結果表明,bimekizumab可能在12個月內提供快速、一致的皮損清除結果,這對許多銀屑病患者來說代表著一個深刻而有意義的進步。”
來自BE ALBE 2銀屑病研究的結果也在AAD 2020會議上公布。這些結果顯示,bimekizumab從第12周至第60周的持久緩解,進一步支持了bimekizumab III期臨床項目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