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可以緩解疾病,但也有時,它們會對人體做些詭異的事情。本文將帶你了解 6 種奇怪的藥物副作用。
綠血
2005 年 10 月,幾位加拿大醫(yī)生在手術(shù)室里被一位患者嚇了一跳。
這是一位 42 歲的男性,因為小腿出現(xiàn)“骨筋膜室綜合征”而需要緊急進行手術(shù)。真正令醫(yī)生們感到困惑的不是他的腿部病情,而是他的血液——在進行橈動脈插管時,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他的血管里流出了黑綠色的血。
這些“綠血”樣本被送進檢測室,結(jié)果顯示,綠色的來源是硫化的血紅蛋白,而它的產(chǎn)生應(yīng)該源于患者服用的一種治療偏頭痛的藥物——舒馬曲坦。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患者一直在服用這種藥物,而且吃了很多——每天 200 毫克,這是 24 小時劑量的上限。醫(yī)生們推測,這種含有磺酰胺基團的藥物導(dǎo)致了血紅蛋白的硫化。后來,患者的病情逐漸恢復(fù)。在停止服用這種藥物的5周之后,他血液中的硫血紅蛋白也隨之消失了。
眼前一藍(lán)
有時候,吃下藍(lán)色的藥丸可能會讓人眼前的世界也變成藍(lán)色。西地那非是藍(lán)色小藥丸“萬艾可”的有效成分,這是最著名的一種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處方藥。這種藥物和其他幾種同類的藥物都可能會引起一種相對少見的副作用——視物偏藍(lán),也就是說看東西都帶著一些藍(lán)色調(diào)。
視覺異常的副作用與西地那非的作用原理有關(guān)。它改善勃起功能障礙靠的是抑制一種名叫“PDE5”的酶,而同時,這種藥物也會順便抑制另一種有點相似的酶——PDE6,只不過程度沒有那么大。PDE6 存在于視網(wǎng)膜的視錐和視桿細(xì)胞當(dāng)中,它會參與視覺信號的傳遞與調(diào)節(jié)。
沉迷賭博
羅匹尼羅是一種治療帕金森的藥物,醫(yī)生們用它來緩解患者身體震顫的癥狀。同時,這種藥物也讓一些患者身上發(fā)生了奇怪的事情——他們突然變得沉迷賭博不能自拔。
這種情況被醫(yī)療專家稱為“沖動控制障礙”(Impulse Control Disorder),不只是賭博,發(fā)生這種障礙的人可能還會過度沉迷購物、食物、性等事情而無法自控。除了羅匹尼羅之外,另一種作用于多巴胺受體的藥物普拉克索也與這些問題相關(guān),它們應(yīng)該是對大腦中的“獎賞系統(tǒng)”產(chǎn)生了影響。為此,F(xiàn)DA 還在藥品說明書中加入了警示。
指紋消失
卡培他濱是一種治療癌癥的化療藥物,它比較容易在人的手掌和足底引起皮膚副作用,這包括色素沉積、紅斑、疼痛——以及指紋變淡和消失?;颊邆冇袝r會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沒法使用指紋識別打開門鎖或者解鎖智能手機了。一些時候,消失的指紋還可以恢復(fù),但也有一些患者在停止使用這種藥物之后依然沒能找回他們的指紋。
直發(fā)變卷
丙戊酸鈉是一種控制癲癇與躁狂癥的藥物,它和患者的頭發(fā)有點過不去。這種藥有時會導(dǎo)致暫時的脫發(fā),而在更少見的情況下,它還會改變頭發(fā)的質(zhì)地:原本擁有順滑直發(fā)的人在用藥之后可能會變成一頭卷發(fā)。
頭發(fā)變卷的原理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這可能是藥物影響了體內(nèi)一些酶的結(jié)果。這種副作用倒也并不總會變成煩惱:在病歷報告中,一位頭發(fā)變卷的患者表示她對新發(fā)型相當(dāng)鐘意,不更換藥物也完全沒問題。
夢中做飯
醫(yī)生經(jīng)常會給深受睡眠障礙困擾的人開一種名叫唑吡坦的安眠藥,它能讓人迅速進入夢鄉(xiāng),但有時也會引發(fā)一些古怪的幻覺與夢游副作用。根據(jù)既往報告,服藥者有時可能會在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下吃東西、制作食物、打電話、打開手機下單奇怪的商品,甚至還有人開著車出門兜風(fēng)——而在第二天清醒過來時,當(dāng)事人通常都不記得之前發(fā)生過什么。
這些情況不僅是令人迷惑,它們也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因此,藥品說明書也對這些副作用進行了特別警示——是的,這可是一種把夢中做飯、夢中開車都寫進了說明書的藥。
參考文獻
[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7)60918-0/fulltext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207947
[3]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08/020658s018s020s021lbl.pdf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30937/#b4-cpn-14-114
[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546175
[6] https://academic.oup.com/annonc/article/20/7/1281/346539
[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298917/
策劃制作
來源丨果殼(ID:Guokr42)